纏繞膜要求的粘性既要具有出色的剝離粘性也要具有出色的搭接粘性。剝離粘性越高,托盤越不易散包,且薄膜的密封性越好;搭接粘性越高,薄膜越不易發作縱向位移,因此要想獲得結實的包裝,就需要纏繞膜的剝離粘性和搭接粘性抵達均衡。那么要怎樣達到均衡呢?下面小編簡略的和大家共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協助。
1.分子量對纏繞膜粘性的影響:分子量不同,粘著功用會隨之不同,分子量高的PIB使薄膜具有更高的終究剝離粘著性,可是隨這PIB分子量的增加,搭接粘著力會衰減;而分子量太低的話,由于其較易蒸發會導致粘性堅持時間過短。因此,選擇適合分子量的PIB才華使得纏繞膜具有高性能。研討標明,數均分子量在1300左右的PIB比較適用于增加纏繞膜的自粘性。
2.增加量對纏繞膜粘性的影響:纏繞膜的粘性與PIB參與量成正相關?墒,但PIB參與量逾越3%之后,纏繞膜自粘性的前進變得不明顯,若繼續前進PIB的參與量,PIB會在膜表面分出成塊,構成薄膜自粘性不均,乃至膜卷很難翻開。為了確保纏繞膜的終究功用,并概括考慮質料本錢問題,PIB的增加量應控制在1~3%之間。PIB有一個滲出進程,一般要三天左右的時間纏繞膜表面才華發作滿意的粘性。
3.纏繞膜儲存溫度對粘性的影響:PIB的遷出速度與存放的溫度有關,環境溫度升高,PIB的遷出速度增加,粘性前進。因此,纏繞膜要抵達要求的粘性,應在較高的溫度下儲存,且一般應防止一周后即可抵達運用要求?墒情L時間儲存在高于30℃環境下,PIB會許多分出,易發作膜卷大小頭或紙芯脫出的現象,因此在抵達粘性要求后,應盡量該放在-15℃~40℃的環境下儲存。